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827947" ["articleid"]=> string(7) "576784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9章" ["content"]=> string(3697) "

宝亲王府后宅的怡然居内,此刻却洋溢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小心翼翼的喜悦。

乌喇那拉·姝毓所出的次女,这个在府中排行第三、降生于去岁深秋的小格格,今日满八个月了。

按着满洲勋贵和宗室皇家的旧例,虽不及周岁抓周那般郑重,但为子女正式命名、记入宗谱(玉牒)却是关乎血脉传承、身份确认的大事,尤其对庶出的子女而言,这名字由父亲亲赐,更是意义非凡。

嫡福晋富察琅嬅一早便遣了身边得力的管事嬷嬷来怡然居帮衬打点。

她自己也于午后,带着一身清雅的木兰香气,踏入了怡然居的暖阁。

琅嬅今日穿了身月白色绣缠枝玉兰的常服旗装,发髻间只簪了一支素银点翠的扁方并两朵小巧的绒花,通身气度雍容沉静,眉宇间带着惯有的、令人如沐春风的温和笑意。

“给福晋请安。”姝毓见琅嬅进来,连忙抱着裹在锦绣襁褓中的女儿起身行礼。

她脸上带着初为人母的柔光,又因今日之事的特殊而略显紧张。

“快起来。”琅嬅快步上前,虚扶了姝毓一把,目光已温柔地落在了她怀中的小人儿身上。

那孩子穿着簇新的粉红色小袄,衬得一张小脸愈发白嫩圆润,稀疏柔软的胎发被仔细地梳理过,乌溜溜的大眼睛正好奇地打量着周围,见有人看她,竟咧开没牙的小嘴,发出“咯咯”的稚嫩笑声,小手无意识地挥舞着。

“哎哟,瞧瞧我们二格格,”琅嬅的心瞬间被这纯真的笑容融化了,她自然地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孩子柔嫩的脸颊,语气里满是真挚的喜爱,“长得可真好,这小模样,水灵灵的,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她看向姝毓,笑容温煦,“你养得精心,辛苦了。”

姝毓心中微暖,忙道:“是托福晋的洪福,孩子才康健。”

琅嬅又逗弄了孩子一会儿,才在临窗的炕上坐下。

暖阁里阳光正好,透过糊着高丽纸的窗棂,洒下柔和的光晕。

琅嬅的目光扫过屋内精心布置的陈设——新换的猩红毡毯、案几上供着的时令鲜花、角落里燃着的安息香,一切都透着对今日之事的重视。

她心中了然,面上却只带着温和的笑意,与姝毓闲话家常,问些孩子的饮食起居,语气轻柔,态度平易近人,毫无嫡福晋的架子,仿佛只是寻常姐妹间的叙话。

不多时,奶嬷嬷抱着刚睡醒的昭蘅格格进来。

两岁多的昭蘅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穿着一身鹅黄的小褂子,像只小黄莺般扑进琅嬅怀里,甜甜地叫着“嫡额娘”。

琅嬅一把将她搂住,亲昵地贴了贴她的小脸,又从袖中变戏法似的摸出一个精巧的赤金镶红玛瑙的小铃铛手串给她戴上,引得昭蘅欢喜不已,在暖阁里跑来跑去,清脆的铃铛声和笑声交织在一起。

琅嬅看着昭蘅活泼的身影,又看看姝毓怀里安静的次女,眼神温柔似水。

她对庶子女的这份真心实意的关爱,并非全然作伪。她深知自己身为嫡福晋的职责与体面,稚子无辜!

弘历子嗣尚不算丰盈,每一个孩子,无论嫡庶,都是王府血脉的延续。她以嫡母之尊,行慈爱之事,既是本心使然,亦是维系后宅安宁、彰显自身贤德的上策。

她聪慧清醒,将这份“慈”控制得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亲昵失了身份,也不冷漠疏离引人非议,如同春日暖阳,和煦而不过炽。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3683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