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826226" ["articleid"]=> string(7) "576756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596) "了门。

“对了,”我像是想起了什么,回头看了她最后一眼,“提醒你一句,和你那个林涛导演在外面玩可以,但利用你们那档《人间有情》的节目,用假故事骗取观众捐款,中饱私囊……这个,是诈骗罪。

数额巨大的话,十年起步。”

说完,我关上了门,将她惊骇欲绝的尖叫,隔绝在身后。

是的,我早就知道了。

不止是她出轨,还有她和那个叫林涛的制片人,联手把一档本该充满正能量的访谈节目,做成了一个敛财的工具。

他们寻找一些生活困苦但有故事性的素人,添油加醋地编造催泪剧本,在节目上大肆渲染,然后公布一个二维码。

那个二维码,明面上是节目组的爱心基金账户,实际上,钱款的大头,都流进了他们自己的口袋。

这件事,他们做得天衣无缝。

除了一个地方。

他们忘了,那个被他们视作废物的我,李默……在被“劝退”之前,是做什么的。

我主攻的,是心理侧写和微表情分析。

一个人的身体,远比她的嘴巴诚实。

张雅每次拿到“分红”后,那几天她的瞳孔扩张频率、口唇部的舔舐动作、以及购物时那种不自觉的、带着补偿性质的挥霍,都和平时不一样。

更别提她那个姘头林涛,一个典型的自恋型表演人格。

每次来家里做客,他嘴上对我客客气气,叫我“李哥”,但他的眼神,他的站姿,他递给我水杯时那微不可查的手指抽离动作,无一不在透露着三个字:“我瞧不起你。”

这种人,自大又愚蠢,藏不住秘密。

我根本不需要任何高科技的侦查手段,我只需要像看一本书一样,“阅读”他们就够了。

这三年来,我扮演着一个尽职尽责的“废物”,默默地观察着、记录着、分析着他们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构建着属于我自己的“犯罪嫌疑人数据库”。

张雅、林涛、我那个尖酸刻薄的丈母娘王秀兰、还有那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小舅子张伟。

他们每一个人,在我眼里,都是透明的。

我为什么要等三年?

因为我在等一个时机,一个能将他们所有人,一网打尽,永世不得翻身的时机。

而今天,张雅发错的那条语音,就像一个信号。

它告诉我,收网的时候,到了。

2.一家人,就是要整"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3677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