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820764" ["articleid"]=> string(7) "576571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2章" ["content"]=> string(2692) "丝敬畏,麻利地把瘫软的周禄拖了出去,小心翼翼地捡起银票。

澄心院判事厅里,只剩下林晚和两个小宫女。

两个小宫女看向林晚的眼神,彻底变了。

从之前的茫然、轻视,变成了震惊和……崇拜?

院判大人……好厉害!

她怎么知道那人袖子里有银票的?

神了!

她们心里的嘀咕,林晚听不见,但能感觉到那种氛围的变化。

林晚坐回椅子上,端起旁边小宫女刚奉上的、已经半凉的茶,喝了一大口。

手还在微微发抖。

后背全是冷汗。

但心里,却有种奇异的、拨云见日的感觉。

原来,人心真的像汤。

说谎的人,就像没熬好的汤,总有破绽。

澄心院首战告捷。

周禄被查办,吏部考功司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几个手脚不干净的官员被牵连落马。

林晚这个“烧火丫头院判”的名声,一夜之间传遍了皇宫内外。

不再是单纯的荒诞和笑话。

多了一层神秘莫测的色彩。

“品鉴人心”四个字,也开始让人心里发毛。

来找澄心院“报案”的,渐渐多了起来。

大多是一些低阶的宫女太监,或者受到欺压、无处申冤的小人物。

“院判大人!

奴婢要告发!

浣衣局的张嬷嬷,克扣我们的月例银子,还逼我们给她干私活!”

“院判大人!

小安子他偷了我攒了好久的体己钱,还死不承认!”

“院判大人!

御花园管花木的李公公,故意把名贵的花养死了,然后报损,把花偷偷运出去卖钱!”

林晚很忙。

澄心堂不再空荡,开始有了卷宗(虽然记录得歪歪扭扭),有了来往的人。

她学着处理这些“案子”。

她不懂律法,不懂权谋。

她就用她那双在御膳房练就的、观察食材火候的眼睛,去看人。

看他们的眼神,看他们的小动作,看他们说话时细微的表情变化。

就像判断一锅汤的火候,一块肉的新鲜程度。

大部分时候,她都能看出点端倪。

小安子偷钱,被她盯着问了几句,眼神飘忽,手一直往怀里缩,最后自己就吓哭了,把钱交了出来。

浣衣局的张嬷嬷,被叫来对质时,嗓门比谁都大,唾沫横飞地骂告状的小宫女“忘恩负义”、“血口喷人”,但林晚注意到她不停地在搓自己手指上戴的一个成色不太好的金戒指,那是克"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3665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