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792716" ["articleid"]=> string(7) "575822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50章" ["content"]=> string(3737) "
当两人并肩走上主席台时,全场的目光像聚光灯般打在他们身上。林卷卷下意识地挺直脊背,目光扫过那些或质疑、或愤怒、或期待的面孔,突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在学术会展中心撞翻江砚的下午——那时她面对的只是一个冷峻的男人,而现在,她要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审视。
听证会主席敲下木槌:“现在,请江砚博士和林卷卷博士陈述项目的科学基础与伦理管控措施。时间限制为45分钟。”
江砚率先开口,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冷静得像实验室里的超纯水:“尊敬的各位委员,首先我要澄清一个概念——‘终极生命调控计划’的目标从来不是‘逆转衰老’,而是‘健康衰老’。我们追求的不是延长生命的长度,而是提高生命的质量。”
他调出演示文稿,屏幕上出现“共舞模型”的三维示意图:“针对前期发现的反混沌现象,我们已开发出新的动态平衡系统。AI调控层每0.1秒接收一次生物反馈,就像两个舞者根据对方的动作实时调整步伐,这不是控制,是协同。”
二、冰山的逻辑堡垒
江砚的陈述像精密的手术刀,层层剖开项目的科学内核与风险控制体系。
他用三组数据回应了最核心的质疑:“第一,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中,我们的脱靶率控制在0.003%以下,远低于国际安全标准;第二,反混沌现象的触发阈值已被精确定位,通过AI预警系统可提前2.3秒干预;第三,所有实验数据实时上传至国际监管平台,接受12个国家的37位专家同步审核。”
当反对者提出“技术可能被滥用”时,江砚调出一组动态模拟图:“我们在基因编辑工具中植入了‘自毁程序’,离开特定实验室环境30分钟后自动失活。就像给手术刀装上安全锁,只有持证人才能使用。”
他的逻辑链条环环相扣,每个结论都有扎实的数据支撑,连最挑剔的威尔斯教授都暂时收起了质疑的目光。林卷卷看着身旁这个冷静的男人,想起他在数据中心熬红的眼睛,想起他在“爱的方程式”旁写下的批注,突然觉得这座冰山的坚硬外壳下,藏着怎样滚烫的坚持。
“关于伦理风险,我们建立了三层防护网。”江砚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第一层是国际伦理委员会的实时监管,第二层是AI自动伦理审查系统,第三层是由患者、医生、社会学家组成的公众监督委员会。任何一个环节亮红灯,项目立即暂停。”
他展示了公众监督委员会的名单,其中有普通患者、社会工作者,甚至还有一位长期反对基因编辑技术的活动家。“我们欢迎不同的声音,因为科学的进步需要多元视角的碰撞。”
45分钟的陈述时间过半,江砚的额角渗出细汗,却始终保持着挺拔的脊背。当他讲到“量子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不会被篡改”时,反对席上有人突然打断:“江博士,理论上的安全不代表绝对安全!一旦技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江砚的目光转向提问者,锐利如鹰隼:“任何技术都存在风险,汽车发明时有90%的人认为它比马车更危险。关键不在于规避所有风险,而在于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让收益远大于风险。”他调出一组对比图,“目前,我们的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的改善率达78%,这意味着 millions of patients(数百万患者)可能避免记忆丧失的痛苦。”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3498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