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792712" ["articleid"]=> string(7) "575822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8章" ["content"]=> string(3747) "
“找到宝了!”她突然跳起来,冲向数据中心。江砚正对着屏幕发呆,屏幕上是《柳叶刀》最新的评论文章,标题刻薄如刀:“从诺贝尔奖到科学异端:江砚团队的堕落之路”。
林卷卷没说话,直接把那张“卖身契”贴在了他的显示器上。江砚皱眉:“这时候还……”
“你看背面。”
他疑惑地翻转纸张,愣住了。
背面用亮绿色的荧光笔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公式:
Love = ∫(Trust + Madness) dt from t=抱住大腿 to t=forever
(爱=从“抱住大腿”到“永远”,信任与疯狂的积分)
公式旁边画着两个简笔画小人:一个扎马尾的女孩正死死抱住戴眼镜男人的大腿,男人的嘴角被画了个极浅的弧度。荧光笔的亮绿色在昏暗的光线下,像暗夜里的一盏小灯。
“这是什么?”江砚的声音有些发颤。
“爱的方程式。”林卷卷拿起马克笔,在公式旁边补充,“Trust是我们对彼此的信任,Madness是别人眼里的疯狂。积分区间是从我们相遇那天,到……”她故意拖长声音,“到宇宙热寂。”
江砚盯着那个积分符号,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下午——学术会展中心,这个女孩慌慌张张地抱住自己的腿,眼里又怕又倔强;出租屋的泡面夜,她把画着沙雕表情包的“必胜符”塞进自己手心;诺奖领奖台上,她礼服裙摆的DNA链在聚光灯下闪光。这些碎片像散落在记忆里的数据点,此刻突然被这道方程式串联成完整的曲线。
“你啊……”他伸手揉乱她的头发,动作带着失而复得的珍重。铁盒里的旧物哗啦啦掉出来,其中一张照片飘到脚边——是他们在旧实验室的合照,背景里水浴锅里,胖橘猫正惬意地打盹。
四、风暴中的微光
“卖身契”事件像颗投入死水中的石子,在团队里激起微妙的涟漪。
苏晚在整理江砚的旧文件时,发现了夹在里面的“爱的方程式”复印件,背面有江砚用铅笔写的批注:“Trust项需加入‘学术直觉可信度’参数,Madness项应包含‘突破常规勇气系数’”。这个曾经孤僻的天才,突然在组会上说:“我计算过,这个方程式的解是收敛的。”
陈默则把方程式做成了屏保。当威尔斯教授再次在国际会议上质疑他们的伦理问题时,他平静地调出屏保:“我们的研究符合所有伦理规范,就像这个方程式——信任的积分永远大于疯狂的扰动。”他的语气和江砚如出一辙,却多了份属于年轻人的坚定。
林卷卷把方程式的图片发在了社交平台上,配文:“科学需要理性,更需要相信‘不可能’的勇气。”评论区瞬间炸开,有网友把方程式翻译成各种语言,有科研同行分享自己的“疯狂坚持”,甚至有数学家用拓扑学证明了这个“爱的曲线”的连续性。
最意外的是伯格教授的邮件。这位诺奖得主在附件里贴了张手写的方程式:“真理 = ∫(质疑 + 坚守) dt from t=提出假设 to t=被证明”。他在邮件里说:“我年轻时常被骂‘疯狂’,但现在看来,那些骂声都是真理的催化剂。期待你们的新模型。”
江砚把这封邮件投影在会议室的屏幕上,看着团队成员眼里重新燃起的光。林卷卷正在白板上完善她的“共舞模型”,用双螺旋结构的箭头表示混沌与秩序的相互作用。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他们初遇那天的光柱。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3498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