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34970326" ["articleid"]=> string(7) "475549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7章" ["content"]=> string(2344) "志的记者在直播中喃喃自语,镜头扫过前排科学家们涨红的脸,”他们竟然攻克了神经电信号与二进制代码的双向转译。”此刻东京涩谷十字路口,全息广告牌突然切换成同步直播画面。穿校服的少女忘记咬住的可丽饼奶油滴在制服上,戴AR眼镜的上班族撞到路牌仍盯着空中投影。
当林夕展示首位实验者——因渐冻症失去语言能力的物理学家通过思维操控机械臂写下方程式的画面时,人群爆发的欢呼声震落了枝头的早樱。柏林洪堡大学的伦理学研讨室里,汉娜教授摘下智能眼镜,在环形光幕上划出红色批注:”当AI能读取潜意识里的暴力倾向,我们该提前审判思想犯罪吗?”她身后的书架自动弹出《神经伦理学经典案例集》,泛黄的纸页间还夹着二十世纪关于读心术的辩论剪报。而在加利福尼亚的某个地下车库,三个年轻创客正疯狂改写他们的脑机接口开源代码。”他们用的是量子纠缠原理!”染着紫发的女孩把能量饮料罐捏得变形,”快联系孟买的神经解码小组,我们需要重建信号过滤层...”社交媒体战场早已硝烟弥漫。推特趋势前三突然变成#意识透明化##数字巴别塔##AI妈妈。
某游戏主播的直播画面里,粉丝们看着他把思维控制器接入《星际文明》游戏舱,弹幕瞬间被”这不公平!”和”未来已来!”刷成双重螺旋。旧金山湾区的某个生态社区,环保主义者们聚集在太阳能充电站前。留着脏辫的负责人艾利克斯调出能源监控图:”单是北美区的神经云服务器群,耗电量就相当于三个胡佛水坝。”他身后标语牌上的荧光涂料在暮色中明明灭灭:我们真需要与微波炉对话吗?这些声浪都化作林夕面前不断滚动的全息提问框。她注意到有个问题反复被问起:”这项技术会让人类失去独特性吗?”记忆突然闪回到三年前的实验室,程远指着显微镜里神经突触的荧光成像说:”你看这些链接的随机性,正是人类创造力的密码本。”她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讲台上的金属接缝。这方钛合金演讲台装载着程远设计的原型机,那些他们共同熬过的深夜" ["create_time"]=> string(10) "17383185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