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34635456" ["articleid"]=> string(7) "470362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1章" ["content"]=> string(3897) "
酒楼中,一群考生正在举杯畅饮。
"兄弟们,"一个年轻人高声道,"今日痛饮,明日争锋!"
"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金榜题名时!"
街边的书铺生意格外红火。各种考试用的文房四宝卖得脱销,就连一些珍贵的典籍,也被考生们抢购一空。
"掌柜的,再来十支上等狼毫!"
"这部《春秋》可是最后一本了,我要了!"
"墨锭还有吗?给我来两块上等的!"
平日里冷清的算命摊子,此刻也挤满了想要求个吉兆的考生。
"先生,看看我这次能中吗?"
"贫道观你面相,此次必有奇遇!"
"真的?那再给您添一锭银子......"
街头巷尾,小贩们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
"上等的润喉茶,考生必备!"
"文昌饼,保你文思如泉涌!"
"状元糕,买一个就能中状元......"
各大客栈更是一房难求。
"客官对不住了,我们这儿真是一个房间都没有了。"
"要不您去城西试试?那边新开了几家客栈。"
"这价钱已经翻了三倍了,还是住不进去啊......"
城北的贡院周围,戒备森严。大批官兵日夜巡逻,工匠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检查考场。
"每个号舍都要仔细检查,不能有一丝疏漏!"
"墙头上的瓦片都要固定好,别让考生带进去什么小抄。"
"号舍的桌椅板凳都要换新的......"
就连城中的青楼妓馆,这几日也改了营业方式。
"这段时间只卖艺不卖身,"一个老鸨笑眯眯地道,"让这些学子清清心,养养神。"
街边的茶馆中,说书先生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前朝科举的趣事。
"那一年啊,有个寒门学子......"
听众们听得入神,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城中各处祠堂、庙宇,都挤满了前来上香祈福的考生和家属。
"文昌帝君保佑,让小儿此次能够高中!"
"关圣帝君保佑,让我儿文思泉涌......"
处处烟火气,处处考生忙。整座御京城,都沉浸在这种紧张而又热闹的气氛中。
三日后,就是春闱开考的日子。
这些怀揣梦想的学子们,又有谁能在这次考试中脱颖而出,一举成名呢?
"玉辰,"张怀瑾坐在书房中,神色严肃,"虽然你天赋异禀,但科举考试的规矩,还是要仔细叮嘱你。"
萧玉辰恭敬地坐在下首。虽然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十六年,但他确实从未参加过任何科举考试。之前在侯府,连基本的童生考都没让他参加。
"考场规矩森严,"张怀瑾正色道,"进考场前要搜身,所有随身物品都要检查。只允许带笔、墨、砚台和空白答卷。"
"是,弟子记住了。"
"考试分三场,每场一天。第一场考《文道经》和《圣贤录》,这是我大疆立国之本。第二场考策论,主要是时政策问。第三场考诗赋,要求文气灌注其中。"
张怀瑾继续道:"每场从辰时开始,到酉时结束。进入考场后,会有官吏引你到指定号舍。号舍内有桌椅板凳,还会提供热水和干粮。"
"考试期间不得与他人交谈,不得擅自走动。如有特殊情况,要举手示意监考官。"
"答卷要工整清晰,不得涂改。更不能在卷面上做任何标记,否则会被视为作弊。"
"最重要的是,"张怀瑾语气严厉,"绝对不能在文章中提到自己的姓名或任何相关信息。否则直接废卷!"
萧玉辰认真记下每一条规矩。
"还有,"张怀瑾叹了口气,"这次春闱,圣上特别关注。据说是为了寻找那位引动文庙异象的人。所以考场上的文气波动,可能会受到格外关注......"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375175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