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34602737" ["articleid"]=> string(7) "469846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562) "会人员交流沟通用的,不是饭,不能吃饱、不能吃饱、不能吃饱(重要的问题说三遍),不能牛饮咖啡,不能和知名教授抢最后的一块三明治,也不能吃完甜点后拿着两根香蕉进会场。

若谁在茶歇环节抢了风头并传到为师耳朵里,自动延期一年。

2看着这三条,我颇为满意的点点头。

“嗯…还有什么呢?”

三年前,我有一个十分专注学术研究的学生,张悦。

她除了研究学术之外,所谓的人情世故、察言观色是是一窍不通。

在一次年度学术总结大会上,我在一旁跟其他教授聊天。

谁知,她竟跑去问一个教授他刚刚在台上讲的东西是什么意思。

那一刻,我感觉天都要塌了。

我的学生,在听别的教授的学术讲座,没听懂可以私下问我啊,她就当着我的面去问人家讲的是什么意思。

幸好,那教授与我关系颇好,如果是关系不好的,我都怕出言损我几句以后让我在无立足之地。

那教授给孙悦稍微讲解一番。

我以为事情到这就结束了,没想到她给我憋了个大的。

“郑教授,我能考你的博士吗?”

五雷轰顶啊逆徒啊你是要把为师的脸都丢尽吗?

你真想去,私下为师舍去脸面都可以为你引荐,但你为什么偏偏当众说出来。

“咳咳~这位同学,欢迎报考,但排队的人比较多。”

“郑教授,那我排第几个?”

…………“呼~~”我有靠回靠椅,哪怕是回忆,此刻也是让我尴尬不已。

稍微捋清思路,我开始在文档中继续书写四、学术活动中若有讲座,即便听不懂,也要频频顿首,并时不时皱紧眉头,做思考状;听见别人笑了自己也要赶紧笑几声,并低声向同桌说:这老师讲的真是太好笑了!

<五、不能见到任何老师就上前说要考人家的博士,弄的各位导师压力都很大,学生活动都不想参加了;当导师回复“排队的人很多时”,不要追问“我排第几个?”

;当导师回复“欢迎报考”时,不要追问“你觉得我究竟如何?”

确需推荐时,为师愿舍去脸面,充当引荐人。

六、提问环节是让观众提出问题的,不是让你“代表大家”表扬演讲嘉宾的,你代表不了大家,你的表扬也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耽误大家" ["create_time"]=> string(10) "1737452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