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34092241" ["articleid"]=> string(7) "462141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162) ",但曹操凭借精兵良将和灵活机动的战术,大败袁绍主力。随后他削平袁尚、袁谭等余孽,北击乌桓,成功统一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他进位丞相,封魏公。同年率军南征荆州刘表,并迫降其子刘琮。但在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的联军。此战后,天下三分:曹操居中原,孙权据江东,刘备据荆州。
三国鼎立:魏国的兴衰史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在渭南之战击破关中联军,取得了西北的统治权。建安十八年(213年),他进爵魏王,并开始实行屯田制度,兴修水利工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建安二十年(215年),他亲征汉中张鲁,并取得了胜利。次年(216年),刘备攻占汉中,并与曹操对峙。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派关羽攻打荆州北部,并围困曹操的大将曹仁于襄阳、樊城。曹操派于禁、徐晃等援救曹仁,并命孙权出兵袭击关羽后方。结果关羽兵败身亡,荆州北部重归于曹操。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重不起,在洛阳驾崩,享年六十六岁。临终前,他嘱咐长子曹丕继承王位,并辅佐汉献帝。不久后,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三国鼎立:魏国的兴衰史
这就是魏国的兴起过程。
魏国的发展,在曹丕和其子曹睿两代皇帝时期达到了顶峰。曹丕在位期间,在内政上沿袭了父亲的政策,在外交上与孙权和刘备交战,在文化上推动了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化的发展,在法制上制定了九品中正制,在宗教上支持道教等等。然而,在位期间也有一些失误和过失:如错失联合蜀汉攻吴的机会;如过分迫害自己的弟弟们;如过度信任司马氏等等。
曹睿在位期间,在内政上继续推行屯田制度,在外交上与吴国和蜀汉保持相对稳定,在文化上促进了正始文化和景初文化的发展,在法制上修订了律令,在宗教" ["create_time"]=> string(10) "1736424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