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34092233" ["articleid"]=> string(7) "462141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216) "等诸多领域。

《仪礼》:主要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礼仪规范,包括冠、婚、丧、祭、朝、聘、燕享等,对研究古代礼仪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乐经》:关于其具体内容,后世多有争议,有说法认为其已失传,也有观点认为部分内容融入了其他经典。

《周易》:也叫《易经》,包含《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卦辞和爻辞,用于占卜和预测。《传》则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是对《易经》的哲学解读。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也是中国古代史书中最为悠久、重要的一部。它按年份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字简洁,内容简略。后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对其进行注解和补充,合称“春秋三传”。其中《左传》以叙事详细、情节生动著称,补充了大量的历史细节和人物事迹。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道家经典:

《老子》:也称为《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书中包含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提倡“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清心寡欲等观点,对中国哲学、伦理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作者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作品。文章富有想象力,语言风格独特,通过大量的寓言故事来阐述道家的思想,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等,表达了对人生、自由、自然的深刻思考。

墨家著作:

《墨子》:主要是以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为来源。墨家强调实用主义和道德实践,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倡导平等、友爱、反对战争、重视人才和节俭,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力

2

法家著" ["create_time"]=> string(10) "1736424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