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33949447" ["articleid"]=> string(7) "4598958"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528) "字:忍。

老娘忍了,忍出一片海阔天空。

终于忍过了筹备,餐馆正式开业了。

何悦发现,美好并没有来临,变成了“忍上加忍”。

原来能忍就能活得更长,忍者神龟诚不欺我。

何悦心里一边骂娘,一边继续当龟。

以前一直觉得文化冲突很虚幻,这次何悦可是真切的感受到了。

何悦其实知道美国的服务员对中餐知道的不全面,尤其是川菜,所以在开业前,何悦组织前厅的所有服务人员至少吃过三遍菜单上的菜,不能说吃饱吧,起码每个人至少能吃到几口,就是希望服务员对菜品有个直观地认知。

结果真的开业了,先不说服务员对菜品的介绍五花八门,那个起码还是忠于他们自己的口感的——比如白人服务员向客人介绍东坡肘子时说具有令人迷幻的姜的味道等等;更要命的问题是,西餐文化下长大的外国服务员认为一切菜品都是“组装”的,例如一道煎牛排,牛排代表着蛋白质,土豆泥代表着淀粉,酱汁代表着无机盐,西蓝花代表着纤维素,当然这些食材里都有水分,所以这盘菜就是营养素的组合。

既然是组合,那么一切当然都可以被置换或者被删减,比如煎牛排客人可以按照喜好换成煎春鸡,不喜欢黑椒汁就换红酒汁等等,他们完全不理解中餐做菜是“融合”,不是可以那么轻易就换掉的。

于是,何悦在厅面一起点菜还好,只要她一进入厨房想看看生产情况,厨师长就会拿着点菜单问她一堆奇怪的备注怎么处理。

例如客人点了宫保鸡丁,服务员在下面备注着:不吃鸡肉、花生过敏。

厨师长问何悦:我们要给客人一盘酸甜味大葱段么?

餐馆里还有一道卖的很好的菜是“泉水蔬菜豆腐”,非常贴合餐馆周围高端顾客追求健康饮食的需求。

这道菜就是矿泉水加上喜马拉雅粉盐和豆腐条、有机时蔬一起煮成的,结果服务员在下面备注:不要蔬菜、不吃豆腐。

厨师长问何悦:我们要提供一杯盐白开吗?

往往遇到这种事,何悦都会先出去跟客人沟通换菜,然后再找服务员谈话问为什么不能给顾客换一道菜,而那些白人、黑人、墨西哥人的服务员也往往瞪着一双充满疑惑的眼睛问何悦:我们真的不能满" ["create_time"]=> string(10) "1736148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