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33796935"
["articleid"]=>
string(7) "457289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8章"
["content"]=>
string(2640) "疲惫烦躁之时,吾再以大军压境,使其阵脚自乱。
此乃攻心为上,兵不厌诈之道也。”
吾于营帐内,听着探马回报魏军之慌乱,心中暗自谋划。
吾亦会利用司马懿与曹魏朝廷之间的微妙关系。
遣细作散布谣言,言司马懿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吾借此典故,稍加润色,令谣言似那燎原之火,迅速在曹魏境内蔓延。
使曹魏君臣猜忌于他,对其加以掣肘。
彼时,洛阳城中,朝堂之上,君臣猜忌,暗流涌动。
魏帝曹睿闻得谣言,心中疑虑渐生,对司马懿之信任亦大打折扣。
司马懿虽忙于应对吾之蜀汉大军,然背后遭此猜忌,亦不得不分心应对朝中局势。
“此乃借刀杀人之计,虽不能取其性命,亦能使其在军事行动上有所顾虑,难以全力施展。”
吾心中默念,然亦知此举不过是缓兵之计,若要真正破敌,仍需战场上之正面交锋。
在两军交战之时,吾观司马懿用兵,虽谨慎有余,但亦有其规律可循。
吾将其常用阵法加以研究,找出破绽。
其惯用之鱼鳞阵,看似严密,然首尾难以兼顾。
吾便针对性地训练吾军,使其能在对阵时迅速破阵。
吾常引经据典,以古之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告诫将士:“司马懿之阵法虽强,然亦有其弱点,吾等若能精准打击其要害,便可破之。”
于是,吾军日夜演练,模拟与魏军交战之场景。
将士们奋勇争先,喊杀声震彻云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般豪情壮志,溢于言表。
吾还故意示弱,引司马懿来攻。
于预设战场设下埋伏,待其深入,便四面出击,将其围歼。
那预设战场,乃一山谷之地,两侧山峰陡峭,易守难攻。
吾命士兵于山谷之中,挖掘陷阱,布满鹿角,又在山上隐藏伏兵,只待司马懿率军前来。
“兵者,诡道也。
示弱以诱敌,而后发制人,此乃兵家常用之策。
司马懿熟读兵书,然吾亦不遑多让,且看今日谁能棋高一着。”
吾站在山谷之上,俯瞰着下方精心布置之战场,羽扇轻摇,似胸有成竹。
而司马懿亦非等闲之辈,他亦会洞察吾之意图,反制于我。
故吾与他之间,犹如弈棋高手对弈,每一步都需深思熟虑"
["create_time"]=>
string(10) "17357259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