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33635056" ["articleid"]=> string(7) "454559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259) "角逐之“时行”:回宫后的武则天,在与王皇后、萧淑妃等后宫势力的斗争中,精准把握时机,利用王皇后引入自己对抗萧淑妃的心理,转而各个击破,最终登上后位。在朝堂之上,面对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的反对势力,她起初采取迂回策略,拉拢部分官员,逐渐分化对手阵营,待时机成熟时,果断出手打压异己,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这一系列行动如同“遁”卦所强调的“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恰当的行动,推动自己的政治目标逐步实现。

武则天称帝背后的文化传承与冲突

1. 儒家正统观念的挑战:在传统儒家文化体系中,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参与政治尤其是称帝,是对儒家伦理纲常的严重冲击。然而,武则天称帝这一事实打破了这种传统格局,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儒家正统观念的反思与争议。从“遁”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在旧有文化秩序“遁”隐之际,新的文化现象试图破土而出的挣扎与突破,反映了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变革需求。

2. 佛道思想的交织影响:唐朝时期,佛道思想盛行。佛教的众生平等观念以及武则天对《大云经》等佛教经典的利用,为其称帝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支撑,暗示其统治的合法性如同佛之转世临世。道家思想中的阴阳平衡观念,在武则天以女性身份称帝这一事件中,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阴阳秩序的重新审视。她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佛道思想中某些元素的吸纳融合,试图在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培育出一种新的政治文化生态,这也是“遁”卦所象征的旧有文化模式松动、新文化因子孕育发展的过程写照。

天地人之道在武则天称帝事件中的彰显

1. 遵循天道之“变”:从天道运行规律而言,世间万物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武则天代唐称帝顺应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政治格局演变趋势。唐初政治势力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分化重组,社会阶层也在悄然变化,庶族" ["create_time"]=> string(10) "173537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