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33116188" ["articleid"]=> string(7) "446862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5章" ["content"]=> string(1936) "工坊,我深感欣慰: 这一仗,我们不但在提高效率,更是在筑牢根基。

诸葛亮说得对,后勤不止是补给,更是根本。 而我,也从一个预警者,变成了真正的后勤专家。

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运输队,新建的驿站,

连绵的栈道,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运转。

这五年大计,不但要有强兵,更要有强援。 只有筑牢后勤,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正检查着新到的军需物资,又一个预警闪过: 魏军虽在改良后勤,却因依赖世家大族而处处掣肘。

我暗自庆幸:幸好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军需体系。

望着工匠们正在改良的新式运输车,我坚信: 这些不起眼的改进,终将汇聚成胜利的力量。 有了这些工坊和驿站,我军必将所向披靡!

16 三次北伐

建兴十五年夏末。

距离那个"1825天"的预警已过去近850日。

这日,我正在检查前线补给,忽见一个预警画面:

司马懿率魏军主力,正从陈仓小道偷袭我军侧翼。

我心下一惊,赶紧细看预警细节:

但见魏军轻装简从,意图速战速决。

更有一支奇兵,准备从秦岭山脉绕到我军后方。 若不及时应对,未来五年的大计必将受挫。

正要去找诸葛丞相,又一个预警闪过:

司马懿此次是虚张声势,其实主力并未到齐。

"丞相!"我快步入帐,"司马懿..." 诸葛亮正在与众将议事:"说吧,他又使什么花招?"

我展开地图:"司马懿打算从这里偷袭,但末将观其军势,不过是虚张声势。" "哦?何以见得?" "您看,"我指着地图,"他们行军太急,辎重必然跟不上。这与我们这些年改良后的运输体系形成鲜明对比。"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34376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