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33116170" ["articleid"]=> string(7) "446862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7章" ["content"]=> string(1975) "用得其所。" 原来我们的细作早已打入魏军内部,连司马懿的几个亲信幕僚都被收买了。
这时,又有消息传来:司马懿已经起兵,准备从陈仓小道偷袭。 我正要派人示警,诸葛亮却道:"不必惊动。且让他们来。" 我这才发现,早在半月前,诸葛亮就已经在陈仓小道设下埋伏。
果然,三日后捷报传来:魏军中了埋伏,损失惨重。 司马懿本人虽然逃脱,却丢了大半粮草。
诸葛亮很是满意:"这情报网,比预警还好用。 五年之内,定要将其扩展到魏国腹地。" 我心说:这才是真正的运筹帷幄啊!
从此,我和黄月英更加用心经营情报网。 但凡有风吹草动,立刻就能知晓。
建兴十四年仲春,细作来报:魏国内部有了变故。 司马懿与曹真争权,朝中党争不断。
我立刻向诸葛亮禀报。 谁知他早已知晓:"此事可成为我军五年后北伐的突破口。"
看着诸葛亮胸有成竹的样子,我忽然明白: 光靠预警是不够的,还得要这样的情报网,才能真正运筹帷幄。
正想着,又一个预警闪过:
五年内,魏国将有大旱,百姓怨声载道。
我赶紧记下:这或许就是北伐的最好时机!
望着案上密密麻麻的情报,我不禁感慨:这情报网,当真比预警还好使。
毕竟预警只能看到确定的近期之事,而情报网却能让我们把眼线铺得更远、更广。
诸葛亮说得对,要想成大事,光靠神机妙算还不够,还得要这样的千里眼顺风耳才行。
看来,我这个预警器,也得向情报总管转型才是。
想到这里,我不禁笑了:这情报网,终究会成为改变历史的暗棋。
8 首次北伐
建兴十三年初夏。
距离那个182" ["create_time"]=> string(10) "1734376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