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33116169" ["articleid"]=> string(7) "446862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6章" ["content"]=> string(1982) "出:"可以借鉴前朝做法,设立专门的情报机构。 以商人、僧人为掩护,打入魏国内部。 五年时间,足够建立起完整的情报网。"
诸葛亮捋须沉吟:"此事可行。不过需得找个可靠之人统领才是。" 我想了想:"不如让黄月英来管?她向来心思缜密。" "善。"诸葛亮点头,"此事就交给你和月英去办。 记住,要隐蔽行事。"
就这般,我和黄月英开始筹建情报网。
首先是在各个驿站安插眼线。 这些驿卒看似普通,实则个个都是能说会道的机灵人。 但凡有可疑之人经过,立刻飞报。
其次是派出商队。 这些商人表面上做生意,实则专门收集情报。 他们走南闯北,最是打探消息的好手。
最后是设立联络点。 我们选了几个香火旺盛的寺庙,和几家生意兴隆的客栈,作为情报传递的据点。
建兴十三年冬末,预警中提到的魏国商人果然来了。 我暗中观察,发现他们确实有些可疑。 一问之下,果然是司马懿派来的细作。
我没有声张,反而热情接待。 还特意带他们参观了几个粮仓,只是都是些储粮不多的。 那些细作看了,果然中计,立刻修书报告司马懿说我军粮草不继。
诸葛亮知道后大笑:"此计甚妙。 就让司马懿以为我军缺粮。"
建兴十四年初春,我们的商队打探到消息: 司马懿准备趁我军"缺粮"之际,发动突袭。
我正要禀报,又见一个预警: 司马懿已经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奇袭汉中。
"丞相!"我火急火燎地跑进大帐,"司马懿要来偷袭!" 诸葛亮不慌不忙:"莫急,细说。"
我将预警和情报网得到的消息一一道来。 没想到诸葛亮却笑了: "此事我已知晓。你们的情报网,果然" ["create_time"]=> string(10) "1734376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