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32816167" ["articleid"]=> string(7) "442724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3章" ["content"]=> string(2218) "要求明日付费,似乎会是更好的选择。

“好的。谢谢您帮忙确认。不过我手头目前还完成了一部分,只是近几日急需资金。您看月底也就是下周的事,能不能安排财务先将一半稿费打过来?当然,我手头这部分也会马上发过去。”

有了利益吸引,对方回复果然更为迅速。

“可以。不过我们要有至少70%的完成度才好跟领导申请,你这周能不能完成第三卷?如果可以,周五我安排财务给你打款。”

修文回复说好。第三卷她早在上个月就已经完成,虽然她并不打算这么便宜他们。

微信上你来我往试探了一阵,修文又去他们常用的信息共享群爬楼翻信息。

不出所料,昨晚十一二点,有位译员发出截图,说这家出版社在自己所译的图书出版两个月之后,仍然没有结算剩余稿费。此前她多次微信、电话联络对方PM,起初对方还会回复,只说财务休假,或者领导出差。总之一句,就是打太极,拖延结算。

这位译员本身与这家公司也合作了好几次,原本是有一些信任在里面的,所以就算被拖一个多月,还是愿意继续等。只是没想到,她昨天白天打算再去发信息催促,却意外发现对方负责结算的PM竟然已经将她拉黑。此时,她终于意识到被骗,于是赶紧深夜发文,在群里分享,防止更多的译员被骗。

期间,她也看到有几位资深的译员提议起诉。但是那位译员却说,自己咨询了律师,金额太小,法院大概率不会重视,一审二审纠缠个一年半载,对于译员本身来说,也是得不偿失。

修文自己也思量了一番。的确,不过几千块钱,却要花费几个月甚至一年的精力去应付案审。有这么长的时间,许多议员已经赚出了几倍甚至十倍的收益。因此,大多数译员即便被骗,也很少真正去起诉追讨。

通常的做法是,将出版社或翻译公司的名字在各大翻译群曝光,帮他们出名。如果群里恰好有他们公司的人,那就最好了。只要" ["create_time"]=> string(10) "1733829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