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23654749"
["articleid"]=>
string(7) "2497183"
["chaptername"]=>
string(92) "盘龙古道之寻找消失的她第1章 一个普通人扛不住太多事在线免费阅读"
["content"]=>
string(11843) "引子:
走完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塔县。
盘龙古道。
600多个弯道浩浩荡荡,峰回路转,荡气回肠。
有人讲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
有人讲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长。
我面前有一条路,前面是弯,后面也是弯。
弯路,他们简直全是弯。
跑完这些弯,这辈子只想走直路,那种一眼望不到头的直。
漫漫人生路,谁愿意走弯路呢?
宁可人弯不可路曲!
走完人生所有的弯路,从此尽是坦途。
这是盘龙古道路牌上的一句话,很火。
曲折的事或物,再加上人生二字,多少都能带出点哲学的道理。
于是有人讲,来过这里便知人生不易,每一段坦途都要经历转弯才能得到,每一个弯都是与过去告别及迎来新生。
是哲学吧,也是碗毒鸡汤。
哲学尽头是鸡汤还是鸡汤尽头是哲学?
其实真正的人生是,经历转弯才能经历下一个弯,与过去告别现在才能过去。
来过盘龙古道的,朋友圈一定要发一条动态,宣布人生的弯路已走完,从此都是阳光道。
这是祈望,希望讨个好彩头。
人们的祈望比较多。
各寺院、各景区挂的许愿牌子如恒河沙数。
因为这几年,
太多的人在经历失去、失去、失去!
太多的人在挣扎、挣扎、挣扎!
所以,
祈望花好月圆、祈望人满人全、祈望工作常在身常健。
人很容易这样,有些路走得太难。
祈望无非是给自己走下去的勇气和希望,这不是什么过错。
因为弯路终究是难走。
所以希望有捷径。
想走捷径的人那么多,每个人都是其中一个。
......
毕晨风和大家想的不一样。
他不怕弯路。
弯路总归是路。
是路总归胜过无路。
他现在是无路可走。
公司这几年不景气,早已名存实亡。
别人是一屁股债,他不止屁股。
腰上也是债,腰缠万债。
他没有跟女朋友讲,在她面前他一直是报喜不报忧。
“你的问题你为什么要说给我听?把我也拖入情绪的黑洞!”没心没肺,活着不累,这是女朋友的态度。
不可否认,这是态度,其实是境界。
她一直说这只是毕晨风自己的事情。
毕晨风不满这样的说法,大多数时候想想算了,由着她吧。
她要的是安稳、有安全感的生活,她说自己不过是指望过平淡的日子,这是没错的。
如果毕晨风讲了,她便是这般的声泪俱下。
真正的酷刑不是手扬刀起、刀起头落,是这这样的如泣如诉,凌迟一般。
“是我不好,是我自己没能力!”毕晨风也不愿意这样一遍一遍的自我否定。
诛自己的心。
分手,是最好的路。
所以,毕晨风做了和女朋友分手的准备。
他找了个理由把车和房子都过户给了女朋友,自己只留下了平日里放在车上的佛像。
正文:
“ISO400,焦段24,光圈F4。”
“色温3500K,曝光30秒,间隔3秒,拍摄数量100张。”
几天前的一场大雪,让十月这个夜里的风似刀蚀骨。
太冷了,冻手指尖疼,疼到心尖尖儿上一样。
毕晨风双手合在一起,173的个头佝偻起来像个老头。
女朋友最近说他弯腰驼背的。
在现实里折腰了,毕晨风心里暗想。
他略微长的头发露出堆堆帽一截,轮廓分明的脸上冻得少了几分生气,如是雕像。
细碎的胡子,眉不清目不秀,眼里还没光。
颓废标签妥妥的贴上了。
毕晨风把手拢到嘴边朝手心里哈了哈气,接连搓了好几下,感觉缓和了一些。
冻得发麻的手指头,像木棍在相机上捯饬。
虽说参数对于他来说早已烂熟于心,在什么样的环境需要什么样的效果,他马上就能匹配相符的数据。
但最近他似乎生病了:他什么都信不过自己。
拍片依然紧张得很,诚惶诚恐。
毕晨风说:“我可能真的病了。”
他看了看夜空,星辰大海。
他把双手交叉伸进羽绒服袖子里抱在一起,然后踮着脚跺起来。
几下他就气喘吁吁,想起这里海拔四千二百多米,倒吸了口凉气,凉气割喉入肺,他不由抖了几下,有了尿意。
冷和恐惧的时候,都想尿尿,从医学上讲,这是有依据的。
毕晨风把堆堆帽往下拉了拉,遮住耳朵,耳朵冻得生疼。
耳朵和眼睛都要保护好。
了解这个世界,明了黑白是非,听与看不可或缺。
他想起幺爸讲的一个笑话:把脸画成猪脸,耳朵就是猪的,那样疼的就是猪,不是自己了。
他觉得这个笑话,像冬天一样冷。
冬天听笑话体验也不好,笑容僵在脸上。
......
相机架在龙回头的观景台,以雪山尖为界,五分之二留给了星空,五分之三留给蜿蜒的古道及山体。
龙回头的位置是个权宜之选,有点高。
24的镜头几乎不能胜任,鸡肋。由于要兼顾夜空与地面以及无法选择的方向,拍出来的星轨必是好不了。
他有点懊恼,出门前记得带了更广的镜头,但在车上愣是没找到。
好在今晚的主角是盘龙古道。
他点了根烟,打火机吧嗒了好几次,闪出的火焰映得他满脸通红,睫毛已成霜。
左手夹着烟,他把右手缩进羽绒服的袖口里,松紧口不漏风。
积了雪的山尖,在蓝色天幕下显得静谧安然。
流星从山尖划过,把静寂的天幕撕成两半,也像一叶扁舟撕开平静的水面。
夜空下如果有一对恋人,甭管男女。
这个画面在美学史上会有一席之地。
积雪的山尖和瞬间的流星都很美。
与每个人的生命一样,肆意昂然过,恒久与瞬间都是意义。
这又是鸡汤,真毒。
恒久好,毕晨风想。
“嗷-呜-嗷-呜......”远处有高原狼的吼声传过来,雄浑而苍凉,让这个死寂的夜添了更多寒意。
毕晨风哆嗦了几下,僻静的夜晚里,外界的任何声音都能轻而易举的击穿一个人费力建立起来的安全感。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只要哆嗦过,很难止住,会抖个不停。
不光如此,腿、心脏、牙齿都会跟着抖起来。
在没有安全感的夜里,尤其是冰冷的环境里,这种哆嗦能加剧自己的恐惧,莫名的。
他摸出手机看了看时间,还早。
他决定上车等一会儿,这辆车陪了他三年。
无论是翻山越岭,还是铺装公路,应付起来都游刃有余,即便是在这样的高海拔区域也没有明显的动力损失。
他看车,像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以后是别人的欢喜了。
发动机声音很轻,但在静寂的夜里却格外明显。
LED大灯照得车头前一片,惨白。
他上车把灯关了。
这样安全。
人在黑夜里总是安全感缺失。
黑夜,藏污纳垢。
把自己扔进黑夜里,心理上要安全几分。
总有人把胸脯子拍得啪啪响: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还是吃亏少,经历少,没有经社会毒打。
这世上鬼多人少,它不分你亏心不亏心的。
苏雅躺在副驾,身上搭着在喀什定做的艾迪莱丝绸大方巾,这种东西现在并不好买。
大街上卖的,景点上卖的,都是现代工艺印上艾迪莱丝绸特有的花纹,无论是质感还是意义都逊色不少。
那是仿制品。
想要传统手工的艾迪莱丝绸制品,还得定做,这是维吾尔族女性最喜欢的绸料。
像天上的霓裳。
绸料很薄,实在是不适合做方巾或者披肩什么的,但苏雅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己喜欢就好,哪管什么合适不合适。
艾迪莱丝绸色泽艳丽,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苏雅也想是一团火,炽烈燃烧的火。
“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活成一团火,热烈又旺盛。
苏雅有一张网红脸,但她确实没有整过。
天生的,廋脸,尖尖的下巴。
一张脸,在合适的时代,就称得上美。像玉环,在那个时代,便是美得不可方物。
眉目清亮。
披一肩长发。
她是个心比天高的女子。
她对盘龙古道意惹情牵,想去打个卡,发个朋友圈。
从乌鲁木齐过来接近两千公里,说走就走并不容易,她也不像毕晨风那样喜欢出远门。
他们8号到塔县。
挤到国庆人太多,想想古道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就头皮发麻。
倒不是怕拥堵,是怕拥堵轻而易举的摧毁一切美好,让两个人变得焦躁不安。
苏雅是个极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人。
塞车、天气、一张不如意的照片,欲而不得的一件东西,都容易让她烦躁。
所以她有点屏蔽外部的东西,也算是保护自己。
错峰出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无论是交通状况还是食宿都相较于长假轻松许多,能省不少钱,省的就是赚的。
唯一的难点就是时间,得想办法去调休。
不过这次苏雅倒是好,挣了国庆的三倍工资还可以节后调休,她好像并不那么讨厌公司老板了。
毕晨风并不想出游,原因有三。
冬天、高原、蜘蛛网一般的俗事缠身。
一个普通人扛不住太多事。
公司陷入绝境债务缠身,内心早已千军万马。
这时候要保持出游的路上心情愉悦安若泰山,时不时还要比个心比个V,嘴里喊个“耶”......
是件很难的事。
但毕晨风不得不来,原因有二。
女朋友还是女朋友,女朋友将不是女朋友。
送佛送到西,这最后一程即使勉强,也把它走好吧。
苏雅跟毕晨风讲,在盘龙古道要他拍星空、星轨、银河。
苏雅想,盘龙古道的照片千篇一律,有独一份的图片,那才出圈。
“......”毕晨风不知所以的一笑,摇了摇头。
摄影,是毕晨风的爱好。
技术如果分九流,他勉强入流。
他很久不在夜里拍片了,尤其是冷飕飕的夜。
俗事纠缠,就冷落爱好;年龄大了,对爱好就少了执着。
他想起过去帮小姑娘拍照,零下二十度的雪地里也不是这般冷。
不是钱的问题,不是姑娘的问题,也不是姑娘小的问题,那时候对摄影是真的热爱,他想。
以前他对星空情有独钟,大家都叫他追星族。
漠河北极村、阿里暗夜保护地、太行洪谷、云南香格里拉、四川牛背山、金口河大峡谷、茶卡盐湖、武夷山、华山、喀纳斯、禾木等地,他都去过。
他看见过这些地方凌晨两三点钟的星空。
现在不一样,现实已经容不下爱好。
这世界也不差一个九流的摄影爱好者。"
["create_time"]=>
string(10) "1707192273"
}